Search


在進入正題以前,先來談談自己的賽果好了。長話短說:就是以 Marathon Pace 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在進入正題以前,先來談談自己的賽果好了。長話短說:就是以 Marathon Pace 跑了 Half Marathon 的距離。

猶記得賽前一天,我還說要跑 75 分台的對吧?嗯,這個念頭後來在我踏上起跑線時就打消了。主因是看看上週的訓練狀態:不含比賽本身一週已經累積了 2.5 個質量訓練,外帶 73 英里 / 117 公里的訓練量。還妄想挑戰個 PR 確實太看得起自己了...吧?

比賽路線雖然是沿著 Pier 39 附近的平坦路線,但中間還是有一些小插曲。例如攀了兩次 Fort Mason 附近的坡,一次各 25 米約為七層樓高,因此說平也不完全對。回程另有 3 公里左右跑在砂土路上,另外在終點前 5 公里碰上了 10K 組的慢跑者,群聚並霸住道路全部。跑在分隔島上試圖突圍幾次,最後還是以安全為由算了。

比賽的終點是在 AT&T Park 裡面,由於多半是獨跑,最後衝刺發起地太晚,感覺還不太累就過終點線了。不過訓練到的感覺正好,喝了一罐水就回頭去撿選手,陪她跑最後 3 公里。

整體來說我還是滿推薦這場比賽的,熱鬧好玩。而且達到了幾個賽前設定的目標:

1. 在疲憊的狀態下,至少跑 Marathon Pace
2. 練習補給跟比賽配速,吃了兩包膠
3. 整週的 MP 以下訓練達到 25 英里 / 40 公里

尤其是第三點,其實是我自己的一個小原則。全馬總長是 26 英里,假若我能在一週訓練量,累積全馬配速以下達同樣的距離,通常就是代表對這個配速很有信心了。(不過這沒什麼根據,單純就是我自己的一個信心指標)

很多人說的什麼全馬公式推算:

全馬最佳成績 = 半馬最佳成績x2 + 10

對我來說其實沒什麼用。原因是一是我的訓練方式完全是針對全馬準備,對速度缺乏針對性;二者則是面對半馬,我沒有一次是全力跑的 😛

是公式不準嗎?也沒有,單純就是我知道自己在幹嘛,而不用別人來告訴我。相同道理也可以推及到跑力、甚至 VO2Max...

數據可以幫助你,但還是要知道自己在幹嘛。



上週累計

總距離:144 公里
全馬配速或更快:40 公里
質量訓練:6x1600, 5x2000, 30K LSD, Half Marathon tuneup race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灣出生、台灣長大、在美國工作的市民跑者。正職是工程師,沒受過一天田徑訓練,長大才發現自己喜歡跑步。個人最佳:全馬2小時38分、半馬1小時15分。
View all posts